立即下载
马健强:“七个方面”的工作成果圆满收官“十二五”
2016-03-08 10:51:05 字号:

  在3月7日召开的隆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健强在总结2015年各项工作时指出,过去一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稳中快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深入实施“四个突出、五大提升”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两个打造、四项建设”,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特征: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11亿元,增长10.2%;财政收入10.15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84亿元,增长21%;规模工业增加值43.72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6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36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29元,增长12.1%。其中,财政收入税收占比为69.1%,收入质量居九县市第一;居民收入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一;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在全市排名第二。绩效考核综合得分961.65分,名列全市第一,创五年来最好成绩。

  (二)产业大县加快打造。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达48万吨,超级稻高产攻关亩产再次突破1000公斤、达1004.3公斤,继续保持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荣膺全省超级稻高产攻关先进县。金银花品种改良4900亩,新品种“花瑶晚熟”培育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4个药用金银花处方上报备案并公示通过,开发出兽药用金银花新产品。收购烟叶4.1万担,均价全市第一。出栏生猪135万头,新建标准化养殖场21家。发展油茶2.65 万亩、辣椒1.06万亩、百合1万亩、城镇专业菜地600亩、猕猴桃2660亩。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大健康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军杰食品产业园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产业园,鸿利药业获评全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马氏牧业创建为国家级标准示范场所,大观豆腐产业园正式投产。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017万元,补贴农机具9688台套。湘商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23.4万平方米,招商入驻企业28家。工业发展“四百工程”顺利推进,项目开工16个、竣工17个、招商20个,新增规模企业18家。南方水泥、兴昂鞋业、湘丰特纸等骨干企业实现稳产达产。宝莲风电场一期、望云山风电场全部机组并网发电,中州电站蓄水发电。完成出口总额6565万美元,增长94%,增幅名列全市第一。启动高洲温泉升级改造、魏源温泉整体招商,望云山滑雪场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正式签约。

  (三)品质县城轮廓初显。完成城南、城东、城北片区和老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投入6.62亿元,继续推进“八路四桥一网”和“三市场四小区”建设。九龙南路提质改造工程、沿江北路污水收集干管工程、城南滨江大道中段景观工程、伏龙江南路工程及320国道环城路10.29公里大中修工程全面完工。沿江北路景观工程和城南排渍站建设顺利推进。城西花门片区污水收集干管、伏龙江北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隆回大道、紫霞园大桥、白沙湾大桥等项目完成工程招投标。兴隆大道、龙门路、辰河路完成施工图设计和投资概算。魏源大道、城东片区污水收集干管、火车站站前广场等项目启动规划设计。城东综合大市场和农副产品物流园740亩土地成功招商,实现投资收益权拍卖收入2.22亿元。查处违建房屋面积19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7万平方米。辰河世家、滨江·巴黎新城等一批高档楼盘拔地而起。文明县城创建全面铺开,县城主城区实施禁炮,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3.16%,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87%。

  (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实施重点项目50个,完成投资31.45亿元。怀邵衡铁路隆回段在全路段率先完成征拆任务,中铁总公司建设现场会在南岳庙镇召开。金六公路扩改工程主线基本贯通,隆武公路路基基本成型,农村路网结构进一步改善。东风水库大坝主体基本完工,石马江高平段、西洋江横板桥段河道治理工程全部建成。改造县城供电台区5个,新建10千伏线路10条,完成108个村电网改造和自供区68个村农网体制改革,农网改革改造工作荣获全市一等奖。包装“十三五”规划项目210个、总投资606亿元,其中92个单列进入市“十三五”重大项目库、总投资357亿元。呼北高速隆回段正式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十三五”建设规划。成功争取列为全省财政支农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分别到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木瓜山水库扩容工程可研通过省级评审。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启动,获批农发行中长期贷款7.8亿元、年度到位一期资金3亿元。县城棚户区改造工程、木瓜山水库向县城供水工程、县城污水收集干管工程、赧水河防洪治理工程、职业中专实训基地项目成功列为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项目,获批专项基金1.69亿元。引进项目12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内联引资103.8亿元,增长24.3%;实际利用外资2140万美元,增长15%。获评全市项目建设先进单位。

  (五)经济运行环境改善。资金、土地、能源、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逐步优化。县财政安排615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安排4000万元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安排1.5亿元用于重点民生项目建设。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5.55亿元、净增42.05亿元,增长21.1%;贷款余额77.14亿元、净增16.48亿元,增长27.2%,增幅首次跃居全市第一;贷存比突破30个百分点、达31.42%。积极稳妥推进9大类66项改革,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隆回农村商业银行挂牌营业。加强资本运作,创新融资方式,在已有城投、农投、园区投、旅游投等融资平台基础上,新增交通投、水利投,到位城建融资13.11亿元、工业园区融资3亿元。全年报审各类用地4302亩,批回用地2970亩;储备土地723亩,出让土地443亩,入库土地出让金2.3亿元;征地4730亩,拆迁房屋383座。加强工业发展保障,全年工业用电量2.3亿千瓦时,举办招聘会6场、组织招工3700人。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创建合格学校20所、公立幼儿园2所,全面改造86所薄弱学校和37所农村小学;高考综合考评蝉联全市第一,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思源实验学校全面开工;完成桃中扩容和梨子园学校民房搬迁;职业中专第二校区一期工程完工,成功获评省首批卓越职业学校。申请专利309件,授权202件,6件商标获评省著名商标。成功承办全省第二届群众性龙舟赛邵阳地区选拔赛和邵阳市第三届艺术节,艺术节奖项以绝对优势名列全市第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成功列为全省第一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县。《花瑶挑花》、《滩头年画十讲》出版,花瑶语言被列入国家语言数据库。完成236个村广播“村村响”建设;组织放映公益电影11811场、文艺下乡52场。投资1.12亿元,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县120急救中心主体工程、中医院外科医技大楼、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全部竣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荣获全省公共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计生工作保类进位并被评为全省“两非”专项整治先进单位。

  (七)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全年财政总支出51.58亿元,其中民生支出比上年增加8.18亿元,占比达到72%。圆满完成13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4847人。五项保险总参保91.98万人,支付各项保险待遇6.1亿元。新农合参合农民103.84万人,参合率96.58%,受益125.7万人次。新增公租房3470套,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63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00户,新建农村幸福院37所、敬老院1所,新增养老床位170张。发放城乡低保金1.37亿元,保障低收入人口7.8万人。发放五保供养金2877.85万元,供养五保对象8823人。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83处,解决8.2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629万元,选派512名工作队员进驻209个贫困村,2.2万责任人与8万余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精准脱贫3.59万人。基层组织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村级运转经费增加1154万元。安排3700余万元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乡镇焕发新姿。完成人工造林4.52万亩、秀美村庄建设30个,虎形山瑶族乡崇木凼村成功申报国家重点传统村落,山界回族乡民族村获评全省第二批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六都寨镇星星村成功创建为省级秀美村庄示范村。深入推进法治隆回建设,成功创建全国无邪教示范县,社区矫治中心建成投用,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工作经验在全省推介。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成果全市第一,连续十年命案全破。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信访工作分别获评全市先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来源:隆回新闻网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