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我和司门前的那场约会
2018-04-27 15:31:32 字号:

  如果在春天里有场约会,那我约的一定是你——司门前镇。 我是第一次去司门前,并不感到讶异和陌生,在去的车上就想到了许多关键词:魏源故居、魏午庄故居、一都茶园、湴塘针织、芙塘村乡风、乡俗、大茅坪古道的抗日战争史、石桥铺竹山院欧阳宗祠……

   在这个被雨水打湿的季节里,跟随县文联去赴了司门前的约,巧遇了一个好晴天。和久别重逢的旧友,坐在车上一起忆旧。第一次觉得客运车的气味也不难闻。

   去了“一都茶业”基地。上山时,我挑了一个绝佳的位置,将满山的绿意盎然尽收眼底。三月尾,四月头的时候,正是采茶的好季节。山上刚冒出的新枝丫,随着采茶人那双灵巧的双手在枝叶间舞动,眼在园里飞,指在枝上飘,一叶叶细芽飞入篓中,霎时间,茶萎中的绿满了溢了。

   在山上采茶的工人,很多都是住在茶山附近的村民。8块钱一斤的新茶,只要勤快,一天下来也能过百。有了茶山在,他们无忧亦无惧。茶山潜移默化的成为了留守在家中照看家人时,一部分人生活来源的底气。

   生活在司门前真好,那么安宁的小城,风物与人都那么让人满足,初次踏进司门前,我感受到了有一种自足的气场——在茶山上,一群不慌不忙的孩子,他们就住在附近的村庄,趁着周末也来茶山挣些外快。他(她)们同龄,一个个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小小的身子在茶山穿梭,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互相打趣,银铃般的笑声在树与树之间漂荡,与新茶和老茶树混在一起一派天真。

   许是倦了,几个人结伴从山上下来,怀踹着奢望,把刚从树上采回的半塑料袋新茶,交给管事的过秤人。尔后趴在桌上向前探出半个身子,一双灵活的眼睛紧紧地瞪着秤上的袋子,多一点吧!再多一点吧!眼中写满了期盼。过完秤后,从管事的人手中接过几块钱的劳动成果,眉一挑,伸手抓了抓头发,碎碎地念道:“哎呦喂,我还以为今天能挣十多块呢!”话落后,左右张望,扭头又赶忙去打探同伴们的收入。那一刹那,脸上丰富的神情和极夸张的动作,硬是给所有的看客们上演了一场人生起落的大剧。孩子的世界是空灵的,仅一个转身就喜乐满怀,那张稚嫩的脸上的笑容一派喜颜,有趣的很。那么纯真的态度倒是勾起了我的回忆,那些旧时光瞬间朝我扑杀过来,我立在山上有片刻的晃神……

   蓝天、白云、清风拂面,这样的意境让人的心也变得神驰起来。

   这场茶事,注定应情应景。而我忆它最好的方式是泡一杯今年的新茶,看着小叶子片片立起来,清清澈澈间,全是迷人的清气。饮之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那扑鼻耳闻的香味飘至我鼻间,沁人心脾,寂静中跃动着一树树绿绿的心情。“君为千里飘茶香,处处留茶芳!欲为此香来,定能醉人肠,”将这些句子用在此,恰到好处。

   与市场上现有茶的味道迥然不同,弥漫出一种全新的香气。司门前一都茶业公司因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迎合现代人对有机、环保、健康饮品的消费需求,在穿越干百年历练后喜迎春天。

   它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国外市场。现在,一都茶业已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体系,拥有茶艺馆等多元营销模式。以满足不同地域文化及消费需求。

   一杯茶见了底,再续一杯吧。此时,才发现一都茶业的茶,更有个富贵的名字——黄金荣,摆明了的骄傲和霸气。男人的很。”它是“仕气”味道极好的茶了。我不知这款茶为何叫黄金荣,但自有别具一格的清润脱俗,它与司门前贴心贴肺。

   游观完一都茶业后,我们一行人乘车去了魏源故居。

   少年时读书,听了历史老师讲了许多晚清先哲魏源的故事。那种自豪的神情写在脸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魏源迷。后来年纪渐长读到了《海国图志》,对这本中国最早的海防教材赞叹不已,喜欢上了那种深谋远虑的思想,实在值得中国人借鉴。

   在此行之前,我没有去过司门前,更别提去先生的故居拜访了。

   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哲。我之前竟然没有去访过,心存羞愧。

   魏源故居座西向东,独立于一片金黄的田园中间,前面一片平坦的千顷油菜花海,院后缓缓流过一湾金水。特意去故居访先生,到了门前,才知先生闭门不见。我们只好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欣赏满园的春色——油菜花。故居门口有颗叫不出名的大树,葱翠的枝条垂下来,飘逸极了。坐在石阶上,透过门缝从外向内张望,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民居。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美得惊天动地。

   从风水的角度来观。魏源故居左临象山,右对狮岭,风景别具洞天,在司门前留传有“狮象把水口,金板铲龙门”的风水传说,乡人至今认为象山出了清代抗倭名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魏光焘(魏午庄),这“文武二魏”及新中国开国少将白天(魏巍)都是“狮象”风水的结果。于是,这么霸气的传说,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一批批摄影爱好者和美术生来这块风水宝地写生。他们登上黄家龙的山顶创造出了一幅幅惊叹人心的佳作。

   司门前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就像大戏开场,锣鼓喧天。

来源:隆回新闻网|0

作者: 卿青红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