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罗立兰 :婆婆也要哄(散文)
2019-08-14 17:28:38 字号:

  我是一个不轻易拉家常与吐苦水的女子,今天和姐姐去探望一亲戚,免不了拉起了家常,才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亲戚一家在县城做生意,虽然早出晚归,却人财两旺,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但常常被糟糕的婆媳关系弄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素来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世上最难相处的婆媳关系,总是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无法判出对与错,作为亲戚只能倾听与安慰。

  亲戚所说的处境,与我之前有几分相似,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亲戚的婆婆比我婆婆小两岁,不到七十岁,育有三女一子,在大家的眼里她通情达理,热情好客,勤劳肯干,乐于付出。这么大岁数除了自给自足外,每年还能余下一点,当子女有需求时都会慷慨解囊,让我敬佩不已。可谁曾想这样的婆婆也和媳妇处不来,这让我很费解,很想找找其中的原因。

  我的婆婆从未上过学,心性多疑,缺乏安全感,不知何为通情,何为达理,何为家和万事兴。但为人精明能干,说话细声细语,做事麻利,很会照顾自己,穿着打扮谈不上精致但绝对的整洁干净,恰合时宜。记得当初和老公谈对象时媒人说,这家的妈话不多,小巧精明,会是一个好婆婆,于是我嫁了。然而,哪知一入婆家深似海,从此烦恼便不断。

  原来婆婆的话不多,不是她的性格好,修养好,而是一个闷葫芦。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不是好好沟通,交流,而是憋在心里生闷气,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没人劝解,理出相应的头绪,便选择老公不在家时指桑骂槐,放肆宣泄,让我苦不堪言。在她的心里只有她自己和她儿子,不管我怎么做都得不到她的认可,时间一久,让我感到很自卑和抑郁。我只好多方面去找原因,总是反省自己为人处事方面的不足。过度的反思让我全盘否定了自己,生活过得胆颤心惊,如履薄冰,几度崩溃,很长时间都不敢与人交往。

  直到我在大邵参与了几次助学走访后,才找出了自己的问题。在大邵公益助学走访中,孩子们迷茫无助的眼神,老人们孤苦无依的诉说,支离破碎的家庭,破烂不堪的房子,深深刺痛了我。这些情景似曾相识,我的孩子曾经也是留守儿童,我的公公婆婆也曾那么孤苦无依,也曾守着那间摇摇欲坠的土砖房盼着候鸟的归来。虽然现在的日子有所好转,但他们那时的苦我不但不曾弥补过,还常惹婆婆不开心,把家庭闹的鸡犬不宁,连家庭都照顾不好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做公益?

  那几次的走访经历,让我幡然醒悟与婆婆的不和,不是我一无是处,也不是婆婆横蛮无理,只是立场与需求不同。婆婆站在母亲的立场,当然是护子心切的,她所需要的也只不过是我们哄孩子时常用的好话而已。从此以后我努力学着做一个让家人有幸福感

  的女子。家庭打造好了,我自然能更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所以,在老人面前只要多点夸奖,多点包容,记好不记丑,自会其乐融融。就像我妈说

  的,别试图改变老人,只能改变自己,若与老人计较,对也是错。

来源:《望云峰》杂志2019年第1期|0

作者:罗立兰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