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第二届“魏源杯”全国演讲大赛】罗宾:惟愿家乡书香浓
2019-11-22 11:50:34 字号:

  

  惟愿家乡书香浓

  演讲者 罗宾

  在我的家乡石门县,有一座建在村里的书院,这座全国最大的民办书院——逸迩阁书院,它为何建在乡间?它的诞生有怎样的故事呢?

  逸迩阁书院的创办人高金平今年50岁,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任职于常德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妻子易琴是小学图书管理员。他们的祖辈世代生活在石门县易家渡镇高家坪村,父辈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兴办企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户,在创业的艰难中深切感受到一本好书的作用,只要是儿女们买书,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40年的积累,高家家庭藏书竟达到48万册,城里的家、村里的家楼梯上堆的都是书。如果一天看一本书,想把48万册书读完,至少要活1300多岁。高金平决定实现心中深藏已久的梦想:建一座民办书院!选址就选在自己从小生活的村里,帮助钱包鼓起来的乡亲们,拥有阅读的美好生活。

  就这样,一对夫妇,两个家族,自筹资金3000万元,倾尽全力。母亲担任提升架的操作工,楼层一天3次浇水的养生工。老人满70岁的当天,高金平和妻子下班后从常德赶回石门给母亲祝寿,暮色中,看到母亲一人站在没有任何防护的7楼屋顶浇水养生,夫妻二人冲上屋顶,紧紧地抱住母亲泣不成声:“妈,今天是您的生日啊!”“把书院早点建成,妈甘愿的!”母亲反过来安慰儿子媳妇,见此情景的村民都感动得抹泪。为书院购买了500万元红木书架的岳父,在书院建设的关键时候查出了癌症,73岁的岳父将保险理赔的30万元,临终前也交给高金平,嘱咐他放手把书院建好。

  在市县两级政府和社会人士的支持下,2018年10月10日,全免费阅读的逸迩阁书院开门欢迎读者了!人们奔着书来了!

  少年儿童来了——每到周末,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写作业、看绘本、查资料。书籍灌溉、呵护的孩子们在这里弄懂了“汗牛充栋”、“学富五车”。村民们来了——农闲时不再去茶馆打牌赌博,而是到书院看书、读报。还带动周边的村建起了“书香屋场”。专家学者来了——当代通儒龚鹏程、著名作家谭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标识[ biāo shí ]设计者刘波来此开讲,专家们把“逸迩读书”推向深入。机关单位来了——来举办党性教育等主题活动。5万多件红色藏品让观看者为之动容。外国友人来了——法中友协主席范华说:传统文化把逸迩阁书院推向了文化高峰。

  一室书香,点点温情;一份坚守,震撼桑梓。开院短短一年时间,接待读者5万多人次,团体活动240多场。月月开展“书香洋溢书院,‘悦’读点亮人生”的阅读标兵评选活动。逸迩阁书院奉献给了家乡人民一座沐浴书香、润泽心灵的天堂。魏源著书立说引导近代国人“睁眼看世界”,逸迩阁书院将全民阅读浸润乡土,升腾起建设幸福家园的自信与活力。文化中国正是有一代代的振兴者,千古文明才犹如浩荡的长江之水,绵延不绝。

  历史上有民间书院传不过几代的说法。高金平说,在有生之年,要用现代管理方法建立起书院发展基金和运行章程,让逸迩书香惠及家乡的子子孙孙!

来源:隆回新闻网|0

作者:罗宾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