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奶奶一头银发,白得漂亮,牙齿很早就掉光了,笑起来更显慈眉善目,让人觉得世间安好。
我的童年是跟爷爷奶奶在乡下度过的。俗话说“爷爷奶奶疼头孙”,我是家中老大,奶奶对我的爱无微不至。
还记得个子小小的奶奶背着胖乎乎的我去村里串门的情景,每次把我从背上放下,总会长长地吁一口气:“我的旦宝又长大点啦!”眉里眼里满是爱怜与喜悦。
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好,全家一个月都很难吃一顿荤菜,但奶奶哪怕找人赊账或借钱,都会保证每十天给我吃一顿瘦肉。上小学后,奶奶每天早晨都会给我用米汤冲一杯香甜的鸡蛋羹,告诉我喝了鸡蛋羹读书打满分。而我也确实没有辜负奶奶的期待,经常给奶奶带回打满分的作业或试卷,奶奶见了喜笑颜开,逢人便夸她孙女聪明。奶奶入口即化的鸡蛋羹和爽朗的欢笑是我儿时学习最大的动力。
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大年夜,是童年和奶奶一起过的。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都是奶奶准备的。爸爸在县城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奶奶便让他陪妈妈一起带妹妹,爷爷负责烧火,我则给奶奶掌灯。
我跟随在奶奶身边,听她小声叮嘱我千万不要打碎了碗碟,听她郑重地将妹妹们随口说出的无忌童言纠正为吉利的祝福,看她井然有序地做好十来个好菜,跟她点香烧纸虔诚地祭拜祖先。直到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顺顺利利地吃完年夜饭,直到奶奶把所有的碗碟清洗干净摆进餐柜,她才高兴而满足地长吐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任务。
童年的大年夜在我心中是欢乐而庄严的,奶奶用她的勤劳、虔诚和细心给全家端上了来年一年的幸福。小小的我也似乎发现了敬畏规矩、感恩祖先、祝福亲人与好日子之间的某种神秘的联系。
奶奶是爱我的,但同时我发现她也很爱别人。
奶奶从小失去了父亲,也许是发自内心对家的渴望,奶奶似乎把谁都看成自己人。
我家处在村子的最外围,家门前的小路是村里人的必经通道。无论村里村外,熟悉或陌生,奶奶见了,总是热情地招呼人家进屋歇个凉、喝口茶。赶上饭点,便招呼人一起吃饭。在那个还没有解决温饱的岁月里,叫外人吃饭就意味着自己挨饿。奶奶总是笑眯眯地为客人添饭、夹菜,而她则只是象征性地吃点东西,省下自己的那份给客人。
幼小的我不太明白奶奶的做法:“奶奶,为什么自己不吃给别人吃呀?”“我的满崽啊,奶奶不干重活,不赶路,肚子饿不着呢。”看着奶奶花一般的笑脸,我信了。
还有一点让我不明白的是,奶奶只要见着儿孙辈的,都亲热地叫“满崽(在我们的方言里是自家孩子的意思)”。奶奶哪有那么多的“满崽”呢?不是只有爸爸妈妈和我们姐妹才是奶奶的“满崽”吗?“同船过渡都是几百年修来的,我们这个村里人啊,都是有缘分的自己人呢。”听着奶奶的解释,我似懂非懂,看大家都亲热地称呼奶奶“杨家嫂子”“杨家妈妈”“杨家奶奶”,我觉得奶奶说的是真的。
奶奶从小在地主家学到了揪痧、拔罐、艾灸等传统方子,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不是先去看医生,而是往奶奶这里跑。至今还记得奶奶麻利地给病人揪痧的情景,揪痧时“啪啪”的声响当时听起来竟然格外悦耳,而一道道或鲜红或暗紫的痧斑便是奶奶手到病除的战果了。
每当乡亲们拿来鸡蛋、酒米酬谢的时候,奶奶只是象征性地接收一丁点儿表示领情,大部分都让乡亲带回去了:“谢什么呢,都是自己人,能帮上忙就好咯。”对于家境不好的乡亲,奶奶是一点东西都不肯收的,有时还倒贴鸡蛋等营养品给人家。
儿时的我因为学奶奶揪痧还闹过一个笑话。一个夏季的一天,我跟着邻居大姐姐出去打猪草,休息的间隙抓住了一只大青蛙。看着青蛙白白的大肚皮我突发奇想:这么热的天,青蛙也会中暑吧。于是,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二话不说就在青蛙的白肚皮上揪起痧来。没过多久,不但没有“治”好青蛙,反而让青蛙两腿伸直归了西天。为此,我急得哇哇大哭,奶奶安慰了大半天才止住。
奶奶从小给我们讲孝敬长辈、友爱邻里、多做善事有善报的故事,很多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现在,我们姐妹都很孝顺,婆媳邻里关系相处都很好,这都得益于奶奶的身教言传。
我在12岁那年离开了奶奶去两百多里外的县城读书,但每个寒暑假,我都会一个人乘车回去陪伴奶奶。大老远,我就会看到奶奶在村口翘首等待我的小小身影。时光就这样在奶奶和我的期盼、等待、团聚和分别中流转,一晃就过去了十多年。
后来,我成家有了孩子,奶奶高兴不已,特意从农村来到县城,又开始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儿子她的玄孙。
再后来,我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小县城来到离家千里之遥的深圳。除了奶奶生病我回家陪了她半月,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在我来深的第二年,93岁的奶奶因肺癌离我们而去。爸爸说,在奶奶生病的半年多时间里,很少听她因为疼痛而叫喊。得了那种病,没有不疼的,凭着我对奶奶的了解,那是她把所有的苦都自己忍下了,为的是不给子孙添乱。
我的无私奉献一生的奶奶啊,就是在自己最难熬的日子里,心里也只有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
奶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本人就是一本无字的书,热情无私是封面,仁爱善良是内容,带给我们永恒的教育和启迪。
如今,我的奶奶已经去世十二年了,每当心中感伤想念奶奶时,我便轻轻翻动书页。微风习习,书香幽幽,仿佛奶奶就在身边向我微笑,给我安慰……
来源:《望云峰 》2020年第1期
编辑:胡权
本文链接:https://m.longhuinews.cn/content/2020/07/20/768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