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墨彩交融中的花瑶诗境——论聂世忠彩墨写生的文化转译与艺术突破
2025-05-09 17:05:29 字号:

近日,好友聂世忠(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给我寄来了他最近花瑶写生的部分彩墨作品和图片。当这些图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时,的确令人眼睛一亮。画中的花瑶是那么美,美的令人陶醉,传达的情感又是那么清新和美好。这些作品是他五一期间的潜心画作,他自谦要我对他的这些作品作个点评。

在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语境下,如何以传统的绘画媒材表达地域文化特色,始终是艺术家探索的重要命题。聂世忠以邵阳隆回花瑶为创作母题的系列彩墨写生作品,则打破了传统水墨的固有范式,将彩墨材料的特性与水彩水墨技法相融合,巧妙地将西方光影造型观念与东方线条与写意精神相贯通,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充满诗意与文化厚度的视觉图景。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花瑶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传统绘画语言新的探索与拓展,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

一、材料与技法的融合创新

花瑶翠影   彩墨 50cm×50cm.jpg

《花瑶翠影》

聂世忠选择彩墨作为创作媒材,为他的绘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层次与表现力。彩墨材料既保留了传统水墨的韵味,又赋予了画面更加鲜明的色彩对比与视觉张力。在《花瑶翠影》中,彩墨的运用表现得淋漓尽致。画中,花瑶民居掩映在绿树成荫之中、天空云彩飞逸。画家以青绿彩墨层层晕染树冠,墨色与石绿交融处透出深浅不一的层次感,而天空部分则采用水彩的湿画法,群青与钛白在湿润的纸面上自然晕染,形成云彩舒展流动的形态,既保留了水墨的氤氲气息,又通过色彩对比强化了空间的纵深感。

花瑶花开  彩墨 50cm×50cm.jpg

《瑶寨花开》

水彩技法的融入,为作品增添了灵动与通透之感。水彩的透明性和流动性,使得画面中的色彩相互渗透、交融,产生出自然而微妙的变化。这些描绘花瑶的山水作品,聂世忠运用水彩的湿画法,让色彩在湿润的纸面上自由晕染,表现出云雾缭绕的山间景色,使画面具有一种朦胧的诗意。在《瑶寨花开》一画中,“瑶山秘境”民居周围映山红绽放,农田里大棚蔬菜错落分布。画家以水彩的鲜亮色彩勾勒出映山红的花瓣,通过水分的控制让红色自然晕染,与墨色勾勒的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大棚蔬菜的塑料薄膜则以留白与淡彩结合,表现出反光的质感,体现了水彩技法对现代元素的细腻捕捉。

花瑶山居 彩墨 50cm×50cm.jpg

《花瑶山居》

西方光影造型观念与东方线条写意手法的结合,是聂世忠花瑶写生作品的一大特色。在西方绘画中,光影是塑造物体形态、表现空间深度的重要手段。聂世忠将这一观念引入彩墨写生,通过对光线和阴影的细致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在《花瑶山居》中,青石色山体下瑶族民居一片安逸,画家运用赭石与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山体受光面与背光面,使青石的厚重质感跃然纸上;民居的木质结构则以简练的线条勾勒,疏密有致的线条既表现出建筑的结构逻辑,又赋予画面灵动的气韵,实现了光影造型与线条写意的完美平衡。

二、花瑶景观的诗意表达

邵阳隆回花瑶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美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聂世忠的作品中,花瑶的山水、村寨、人物等元素被赋予了诗意的表达,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境界。

花瑶山乡 彩墨 50cm×50cm.jpg

《花瑶山乡》

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语言,展现出花瑶山水特有的神韵与气质。在《花瑶山乡》中,聂世忠采用国画古典技法,描绘梯田下的花瑶古老寨舍,画面呈现雅致韵味。层层叠叠的梯田以赭石与花青勾勒轮廓,再以淡墨渲染,表现出土地的质感;民居的黑瓦白墙则以简洁的线条概括,与远处青灰色的山峦形成色调呼应。画面中留白处理的天空与溪流,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仿佛将观者带入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

花瑶画境  彩墨   35cm×35cm.jpg

《花瑶画境》

花瑶村寨是聂世忠作品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对象。他通过对村寨建筑的细致描绘,展现出花瑶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花瑶村落》《花瑶坡上》等作品中,画面生动表现了挂了红灯笼的花瑶木结构古典民居。画家以朱砂点染灯笼,鲜艳的红色在灰黑色的木质建筑与绿色植被间格外醒目,既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又象征着花瑶文化的鲜活生命力。建筑的木纹肌理通过枯笔皴擦与淡墨晕染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展现出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岁月的痕迹。

花瑶人家  彩墨 50cm×50cm.jpg

《花瑶人家》

在《花瑶人家》《墨染花瑶》中,画面中大面积天空云彩飘逸,为花瑶人民活动的诗意背景,展现出花瑶人民的淳朴、善良的民族风情,画家通过留白与淡彩的结合,表现出天空的开阔与云彩的轻盈,传递出花瑶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三、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云上花瑶  彩墨 50cm×50cm.jpg

《云上花瑶》

聂世忠的花瑶写生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花瑶,建在起伏的山峦中最突出的新建筑是俗称“花瑶帽”的“云上花瑶”。这一当代新式建筑在聂世忠画笔下流光溢彩、色彩斑斓。画家以大胆的色彩组合和富有张力的笔触,描绘出这座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建筑,其夸张的造型与绚丽的色彩既展现了花瑶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也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深刻思考。作品是对邵阳本土花瑶文化的记录与传承,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了花瑶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精神世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有意唤起了人们对花瑶文化的关注和重视,为花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聂世忠的花瑶写生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将西方绘画的观念和技法与东方艺术的精神相融合,企图打破了传统水墨的固有模式,表现出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他的作品在色彩运用、构图布局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展现出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在审美层面上,聂世忠的花瑶写生作品为观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体验和审美享受。他通过对花瑶景观的诗意表达,营造出了一种宁静、祥和、美好的意境,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愉悦。他的作品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风情,也让观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能够了解和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

聂世忠的花瑶写生作品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幅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花瑶文化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当代中国画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对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系美术评论家、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艺术学院原副主任曾陆红)



一审:周颖 二审:马梦娜 三审:罗勇军 终审:隆正平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陆红

编辑:周 颖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